(轉貼)兩個總統、一邊一國 本文刊登於玉山周報第36期,2010.2.11-24 1990年,李登輝總統邀請當時擔任民進黨主席的黃信介到總統府內喝下午茶,結束以後,黃信介說了一句「總統英明」,造成民進黨內一片譁然,面對黨內批 判,黃信介不改其志,他說,「有史以來,國民黨什麼時候在乎過在野的,不是捉、就是打、殺,李登輝能夠以執政黨主席身分,正式邀請在野黨主席討論國是,還 不夠資格被稱讚一句英明嗎」。其實黃信介沒有預期到的是,這一句「總統英明」,卻是開啟台灣民主化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同樣的場景,2010年2月4日前副總統呂秀蓮以「玉山周報創辦人」的身份走進總統府訪問馬英九,在一個小時又15分鐘的訪談中,兩人論國是、談分歧,儘 管沒有任何共識,但呂秀蓮一樣送給馬英九一句「你今天口才特別好」,用以稱讚馬英九不逃避問題的態度。當然,這句「口才特別好」不可能像「總統英明」那 樣, 房屋買賣對台灣民主化產生巨大的推動力,但它被寫入歷史應該是可以預期的事。  那麼「歷史」又是什麼呢?美國高盛公司中國顧問雷默(Joshua Cooper Ramo)在他所寫的「不可思議的年代」一書中曾說到:「當我們進到博物館參觀時,裡面擺滿了許多偉大、永垂不朽的藝術作品,它們的共通特質之一是,如實 呈現、記錄了人類歷史景狀,或悲或喜。然而,環顧四周,歷史不是我們可以在一旁冷靜打量欣賞的畫作…我們就身在其中,我們就是歷史」。  所以,玉山周報策劃了這一次馬英九的訪談,我們不是在寫歷史,因為我們就是歷史。畢竟,從黃信介送給李登輝「總統英明」開啟台灣民主化20年來,統獨對立 沒有鬆解,意識型態爭辯仍是藍綠政權爭奪的戰場,如果我們還是不斷用舊觀念去詮釋這個現狀,我們就無法走出歷史。  事實上,黃信介當時所面對的歷史是 酒店打工台灣是否要走向民主化的關鍵時刻,而我們這個時代所要面對的歷史,卻是該跟中國建立起什麼樣的「新秩序」,特別是在今年 5月,台灣可能和中國簽訂ECFA之後,台灣面臨新的改變不只是來自內部的政治鬥爭,而且還是來自中國的外部競爭,我們可以批判馬英九過度親中的政策,卻 不能漠視ECFA即將改變台灣歷史的事實。所以讓馬英九說清楚、講明白,不只是玉山周報的職責,也是台灣人民所共同期待的事務。  居於這樣的責任,我們安排兩個前後任總統,一個在總統府,一個在台北看守所,他們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安排回答類似的問題。儘管兩人的答案南轅北轍,但他 們都已經或曾經掌握過台灣的命運,唯有讓我們清楚的了解兩人對「國策」認知上的不同,才能再反省台灣與中國該建立什麼樣的「新秩序」。●兩岸該建立什麼樣的「新秩序」  那麼首先我們要問的是,台灣在和中 小型辦公室國簽訂ECFA之後,兩岸應該建立起什麼樣的「新秩序」呢?面對這樣一個問題,馬英九沒有提出新說法,他除了一直陷入到 有無「九二共識」的爭辯之外,還是不斷重述以往他說過的「我在跟大陸進行任何協商,都非常的清楚,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不統不獨不武,是我的大陸政策 的基礎」。即使後來他還再次的聲明:「面對中共崛起,對台灣造成的壓力與挑戰,我們要有一套因應方式,我們不能關起門說,我們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問題 就可以解決,我們還是必須與中共打交道,我們也要和其他國家打交道」。  想要和中國打交道不必然不能關起門來說,但在中國「一中原則」要把台灣當成「中國一部份」的壓力之下,台灣沒有提出新說法就貿然和中國打交道,台灣主權是否被出賣,這是台灣人民對馬英九在和中國打交道最可能產生的疑慮。  這一點阿扁倒是說的比較清楚,他說:「我不贊成 太平洋房屋以『中華民國』或『中華民國總統』為基礎的『九二共識』。我主張『台灣中國、一邊一國』,民進黨1999年 5月8日《台灣前途決議文》第四點的聲明,台灣應揚棄『一個中國』的主張,故代表『一個中國』的『中華民國』憲法及政府體制亦應全面的放棄」。他還說: 「我認為『拒絕被統,保衛台灣』簡稱『拒統保台』才是台灣民主多元社會的最大交集,『拒統保台』應蔚為台灣的主流風潮及公投運動」。  很明顯的,阿扁的「一邊一國」和「拒統保台」是他希望跟中國建立的「新秩序」,這和馬英九含混的「必須與中國打交道」的說法,要讓人民清楚得多,所以馬英 九沒有為兩岸新秩序提出新說法,他的爭辯不但沒有為台灣人民去除疑慮,反而增加模糊解釋的空間,這也可能是台灣將失去方向感的主因。●台灣該有什麼樣的外交  在外交的論述方面,馬英九除了重提「活路外交」與「外交休兵」的口號之外,就是細數 酒店兼職一些民進黨執政時期丟了多少邦交國,例如他說:「副總統,容我必須要 說,也許您聽了不一定很舒服,陳總統跟您執政的時候,您為台灣爭取到三個邦交國,但是丟掉九個,我們執政20個月了,23個邦交國都沒有動,而且呢?最近 好幾個國家都公開地跟我們講,會加強與我們的邦誼,我這次到宏都拉斯去,巴拿馬總統馬丁內尼明白跟我講,他說有一些人希望他去和中共建交。他明白地告訴 我,他說我們會維持邦交關係,而且會鞏固邦誼」。這樣的回答,並沒有對「親中反日疏美、冷落友邦」的質疑提出比較明確的辯解,讓人不免懷疑馬英九在「親 中」政策下,是否真的能創造「活路外交」的效果。  反觀,阿扁在答覆相關的問題時,他就明確的說:「馬英九口口聲聲說兩岸關係改善了,這次總統出訪專機滿載賑災物資十幾個貨櫃也無法基於人道立場同意專機降 落海地,這叫做兩岸關係優於外交關係的成果。馬英九如果仍自我感覺良好,不是無 情趣用品知,就是騙人」。他還明白的說:「親中國必定疏美日,國安高層不久前提出和 中、友日、親美說法,是不可能做到等距等邊關係」。阿扁更說:「台灣與美日不只是貿易夥伴,同時也是安全夥伴、價值夥伴,馬英九著眼於與對岸的貿易利益, 而忽略了與美日更重要的戰略安全與民主價值的同盟利益,從長遠計是得不償失的」。  所以阿扁很清楚的界定台灣與美日關係是「貿易夥伴」,也是「安全夥伴」和「價值夥伴」。既然台灣和美日關係被界定為貿易、安全與價值夥伴關係,台灣的外交 戰略當然還是存在美國圍堵結構的重要角色,美國願意把愛國者飛彈賣給我們來防禦中國的飛彈,當然是把台灣視為「安全夥伴」的重要體現。馬英九不去重視台美 的這一層關係,他對於希望美國繼續出售武器給台灣的說法,當然就容易觸怒中國的容顏。●台灣該有什麼樣的國防  延續前面的問題,台灣如果沒法說清楚台美關係是一種「安全夥伴」的關係,當然無法說服全世界 澎湖民宿為何要繼續向美國購買武器。這一點馬英九只能用「合理軍購」來 搪塞,國共鬥爭時期,中共為了徵收地主的土地購買武器,他們也公開提出這是「合理負擔」作為徵收地主土地的藉口,目的無非就是要消除地主階級。現在馬英九 使用「合理軍購」來指涉台灣的心防沒有潰散,但在「合理軍購」之下,台灣也只能建立「小而巧、小而精、小而美」的軍隊,一個只重視「巧」和「美」的部隊, 如何捍衛得了國家安全呢? 所以,「合理軍購」所造成的後果,正如阿扁所批評的:「馬英九的『國防治理』最大問題是『視敵為友』,沒有『敵我意識、憂患意識、危機意識』,與虎謀皮完 全忘記歷史的教訓,60年前中國大陸大好江山是如何落在中國共產黨手中,在中國國民黨新一代的領導人已不復記憶,卻變成『國防休兵』棄械投共,讓國軍不知 為何而戰,為誰而戰」。一支不知為何而戰的軍隊,跟一個可能棄械投降的部隊又何異?●兩岸的軍事互信與和平協議  除了兩岸、外交、國防?酒肉朋友O國人共同關切的問題之外,馬英九在任內是否可能和中國建立軍事互信機制,以及簽訂和平協議,馬英九似乎沒有正面的回答,只是含混的 說:「與大陸的關係,我們一定是循序漸進,先經濟後政治,先…這個…先易後難、先急後緩,有迫切性的我們先做,所以我們一上任之後,就開放直航和陸客來 台,這些政策都是民進黨時代就在推動的,我們就順勢而為」。這個「先經濟後政治」的說法,馬英九不知提過多少次,但「後政治」是否就是意指「軍事互信」和「和平協議」,這次馬是完全沒說,這是否代表他知道綠營內部的反對聲浪過大,為了避免刺激綠營,所以刻意不去碰觸這項敏感的政治議題呢?  相對的,阿扁卻很明白的提出「和平穩定的互動架構」的主張,為了讓大家了解這個架構的基本內涵,他雖然被關在牢裡沒有資料可參考,卻還能如數家珍的說: 「我舉了以埃1978年『大衛營協定』、及1979年『和平條約』;以約1993年『雙邊和平談判共同議程』、1994年『和平條約』、及1991年朝 酒店打工鮮 半島的『兩韓間和解、互不侵犯、交流合作協議』為例,說明這些和平架構有關協議,都具有雙方互不隸屬、和平解決爭議、尊重相互主權、政治獨立即和平生存權 利,均有不同程度的客觀力量參與協助與監督的共同特色」。他也說:「兩岸對等談判必須依循「一個原則、四大議題」來進行主權爭議,在和平及排除軍事威脅的 前提下,承諾不以片面方式改變台海現狀」。  從這裡可以看出,如果不是阿扁的記憶力超人,就是他確實發了很大的功夫去研究「和平協議」的問題,這比馬英九逃避式的解答,顯然要高明了許多。  從上述幾項議題的比較中,或許更能看出馬英九的親中政策為何沒法說服人民。沒有完整的邏輯論述,無法自圓其說的政策選項,他只會帶給人民的不安,也會讓自己的執政失去方向感。就這一點,馬英九想要當好總統,顯然還是需要多作功課才是。 .msgcontent .wsharing ul li { text-indent: 0; } 分享 Facebook Plurk YAHOO! 售屋網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w78uwhe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